千金之允

$ 18.60

新古典主义风格三幕喜剧,1806年一经首演即好评如潮,引发轰动反响。只因母亲贪财慕贵,少女堂娜弗朗西斯卡被迫允嫁予花甲富翁堂迭戈。怎知这位二八佳人已初陷爱河、心有所属,这桩婚事实在情非得已。万般绝望之下,心上人及时赶到。曙光就在眼前,情郎却又不辞而别。《千金之允》不仅是作者莫拉廷在戏剧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西班牙新古典主义文学最闪耀的一块丰碑。

库存 999 件

分类: Product ID: 3557

描述

作者简介:

原著:莱昂德罗·费尔南德斯·德·莫拉廷(1760~1828),西班牙剧作家、诗人,十八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曾任西班牙皇家图书馆馆长,一生坚持人文主义精神与启蒙思想,所创作的五部喜剧深受观众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者简介:祁琪,上海人。现受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西班牙语专业。

内容简介:

新古典主义风格三幕喜剧,1806年一经首演即好评如潮,引发轰动反响。只因母亲贪财慕贵,少女堂娜弗朗西斯卡被迫允嫁予花甲富翁堂迭戈。怎知这位二八佳人已初陷爱河、心有所属,这桩婚事实在情非得已。万般绝望之下,心上人及时赶到。曙光就在眼前,情郎却又不辞而别。《千金之允》不仅是作者莫拉廷在戏剧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西班牙新古典主义文学最闪耀的一块丰碑。

试读部分: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西班牙的文学发展和其自身国力的盛衰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公元十六至十七世纪,正值西班牙国力鼎盛之时,皇皇巨著《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和被誉为“天才中的凤凰”的剧作家洛佩·德·维加共同奠定了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随着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西班牙的国力走上了下坡路。西班牙文学也受制于各种因素而走进了强调修辞、推崇矫饰晦涩文风的巴洛克主义时代。

时间来到公元十八世纪,长年穷兵黩武和重商经济使得西班牙迅速衰落,不复昔日帝国荣光。“屋漏偏逢连夜雨”,旷日持久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又大大挫伤了国力,社会上下矛盾加剧,国家内外交困。彼时的西欧强国如英法等,业已步入工业革命的滚滚浪潮,而西班牙依旧深陷固步自封的颓势之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一心钻研于技巧,又文过饰非、消极避世的巴洛克文学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广泛影响促使新古典主义文学传入西班牙。1737年西班牙诗人卢桑发表《诗艺》,系统地阐述了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观点,对于后世诸多作家影响至深。其中针对戏剧部分,卢桑认为应该严格遵循古希腊戏剧的基本规范、恪守“三一律”,而作为大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应该肩负起教化黎民、启迪民智的作用,不能一味耽于欢娱放松的享受。

在十八世纪的西班牙,斗牛和戏剧构成了百姓娱乐生活的两大基石。然而就在新古典主义文学蓬勃发展之际,在戏剧舞台上,着重于取材真实生活以抨击现实、语言追求朴实近人并强调伦理教化的新古典主义戏剧却长期不受观众欢迎。相比之下,普罗大众更喜好情节错综离奇、布景赏心悦目、诗韵体台词铿锵华丽的巴洛克主义戏剧,仍醉心于观赏那些“袍剑剧”里精彩绝伦的决斗场景。

尽管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卡洛斯三世在位期间多次颁布法令,旨在改革西班牙的戏剧环境,保护法国古典悲剧和喜剧的上演,然而从整体而言新古典主义戏剧受制于自身的缺陷,在西班牙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并未闪耀出过于夺目的光芒。十八世纪也被后世评论家公认为西班牙文学最黯淡的一段时期。

就在这短暂的黑暗之中,诞生了西班牙戏剧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莱昂德罗·费尔南德斯·德·莫拉廷,1760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早慧出众,饱读群书。幼年受希内斯·佩雷斯·德·伊塔等西班牙谣曲诗人的通俗叙事长诗影响,也着力于创作长诗,曾多次受到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的褒奖。

然而莫拉廷一生并未受过高等教育,甚至在青年时代因家庭经济拮据,一度依靠做金银首饰匠而得的12雷阿尔月薪糊口。他之所以能走上文学之路,这和他的父亲——同为西班牙新古典主义文学著名诗人、剧作家的尼古拉斯·费尔南德斯·德·莫拉廷(1737~1780,后世皆通称为“老莫拉廷”)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老莫拉廷毕生高度推崇拥戴新古典主义文学,致力于长诗的创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戏剧方面,他总共创作了三部古典悲剧和一部喜剧。尽管后世评论家都一致认为“雏鸟清于老凤声”,其子在戏剧创作上的水准和成就在老莫拉廷之上,但他对于推动西班牙新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还有大力开办文学座谈会(或称“文学沙龙”),促进了文人间的交流进步。

就在父亲开办的文学座谈会上,青年时期的莫拉廷结识了霍维亚诺斯等知名文人,后者也曾举荐其文采。1786年莫拉廷开始从事戏剧创作,并将自己的三大思想准则贯彻始终:1、戏剧要肩负道德说教的目的,要为资产阶级市民服务。2、要恪守古典戏剧“三一律”,使一部戏的发生背景牢牢限定在同一地点的一日之内,一切戏剧冲突围绕同一主题。3、可以兼采散文和韵文两种形式。毕其一生,莫拉廷总共创作了五部喜剧,分别是:《老人与少女》(1786)、《新喜剧或咖啡馆》(1792)、《男爵》(1803)、《装腔作势》(1804)和《千金之允》(1805),其中又以《千金之允》被后世公认为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千金之允》写于1801年,于1805年出版并在次年首演。初次登台即连演26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剧本也经多次修改和再版。该剧共三幕38场,对白皆散文体,很好地体现了莫拉廷乃至于整个西班牙新古典主义戏剧的风貌特点。

该剧剧名“el sí de las niñas”,出自剧中第三幕第十三场堂迭戈的说教之言,过去国内常直译为《姑娘们说行》、《淑女的允诺》等等。其中“sí”即西班牙文中表示“肯定”的回答用语,作者旨在以此强调婚姻爱情中要尊重女性的择偶自由。“niñas”一词在现在的西班牙文中作“女童”解,然当时则亦指待字闺中的少女。考虑到语言的年代差异,并且为求工整简练,将标题拙译为《千金之允》。此外,虽标题采用了复数以泛指当时妇女,但剧中实指女主人公堂娜弗朗西斯卡一人,故笔者并未遵循过去之译法,凸显“女孩‘们’”这一点。

全剧忠实地执行了“三一律”的基本准则,将舞台设置为阿尔卡拉市一家旅馆的厅堂,时间跨度仅为数个钟头,舞台上所接连上演的一切皆紧密围绕一个主题。由于情节安排极其紧凑、冲突转折巧妙流畅,又加之对话生动自然、人物心理刻画恰到好处,莫拉廷成功使该剧没有落入新古典主义戏剧情节机械、台词空洞教条的陈巢旧窠。

该剧的主题即是对于旧时代西班牙社会包办婚姻、剥夺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之弊病的鞭挞,体现了作者莫拉廷深厚的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思想。虽然如同其他的新古典主义戏剧一样,这些主旨观点都依靠角色的对话乃至于说教的形势呈现,但莫拉廷处理得相当自然和谐,真正达到了在潜移默化的观剧娱乐中教化民风的目的。

除此之外,莫拉廷还借角色之口,戏谑嘲讽了当时教会封建迷信、愚弄民众的痼疾。这些内容引起了保守势力的争议,甚至于被举报至宗教裁判所。此后,莫拉廷心生厌倦,不再创作戏剧,而是投入了戏剧理论的研究工作。此外,他还改编了莫里哀的两部喜剧作品并译介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